“乒乓球”一词得名于其打击时发出的“Ping Pong”声音,由英国制造商J. Jaques & Son Ltd在1901年注册为商标后,逐渐为乒乓球的正式名称。在中国以“乒乓球”此一音译作为其官方名称。其中“乒乓”二字始见于明代,是一对变体表音字,即通过轻微改变“兵”的形体来标示与之相似的读音。
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末的英国。当时欧洲人热爱网球运动,但因为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,他们将网球运动搬到室内,以餐桌作为赛场,慢慢发展出乒乓球运动。也有的说是1890年几名在印度的海军军官发觉在一张不大的台子上玩网球颇为刺激。后来改用空心的小皮球代替弹性不大的实心球,并用木板代替了网拍。最初称为“桌面网球”,也有叫“室内网球”的。
20世纪初,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。1904年,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。从此,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。由于易于开展,适合中国人的体质,乒乓球运动很快在中国流行起来,而真正火起来,还要追溯到1959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