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在健身和变瘦变美这条路上大多数人总是磕磕绊绊,反反复复。
这周狠下决心管住嘴迈开腿,好不容易掉了三俩斤,稍微“躺平”一下下。就又回到了原来的体重,甚至比之前反弹的更高了。长此以往,壮志信心被消磨的差不多了,也就真正“随波逐流,任其发展了”。
本人健身训练初期的小白阶段也信奉“猛练自然强”的方法,训练的时候认真对待,能用50KG做十次绝不用40KG做九次。而且还有了攀比心理,同伴使用60Kg做卧推,下组我肯定要用65Kg超过他,朋友练2个小时,我就要练3个小时反正是绝对不能输。饮食更是什么都不懂,以为只要吃得多,力量就增加的多,力量增加的多消耗也会更多。长此以往岂有不瘦之理。 我可真是个天才。可事实的教训是赤裸裸的。一味的追求大重量,长时间和大容量训练伤病开始慢慢的找上了门。腰椎,膝关节,肩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。年轻的时候,靠着猛练可以保持着身材和体重。但步入社会之后工作的压力慢慢增加,同时组建了家庭,以及年龄的增长。发现以前的训练方法渐渐失效了。体重更是猪突猛进的增加,身材也开始慢慢臃肿了起来。尤其是结婚后,一年增长了20斤,俩年共增长了40斤。血与泪的教训让我不能再这么随意的放飞自我。
后来通过学习和科学的训练。也慢慢走上了职业健身教练的道路。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线带领学员和自我训练的状态接近十年,也总结出适用新手的方法:
一.注重大肌肉群:
指的是胸,背,腿,臀(臀,初期阶段可以把臀腿放在一起来看)。肩膀,二头(手臂前侧),三头(手臂后侧也就是女生的拜拜肉),小腿这些小肌群可以往后放一放。训练大肌群的时候这些小肌肉群也可以训练到。没有必要初期牵扯太多精力和时间在这些上面,也就是所谓的性价比不高。等后期有一定训练经验和感触后再去训练小肌群效果也会事半功倍。新人也可多采用固定器械来进行训练,因为运动轨迹的固定能帮助更好的寻找肌肉发力感觉,意识到时哪里在发力。同时安全还不易受伤。并且训练的时候尽量保持着念动一致,这是进阶高手的必备条件。一边训练,一边想着晚上去哪里饱餐一顿,操心着晋级赛该如何操作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。
二.训练尽量涉及到全身。
可以按照自己训练时间来安排训练内容。以星期为单位,如一周一次:全身训练。胸,背,腿各安排一到俩个动作来进行训练。一周俩次:上半身一次和下半身一次。胸背放在一起训练,腿部安排一天。一周三次:胸,背,腿一天训练一个部位,新手臀腿不需要分的太细,一起训练就好。一周四次:腿,胸,背,核心拉伸等。第四天不需要训练的特别疲劳,选择自己喜欢的训练方式即可。
三.强度要采取徐循渐进。
强度初期可分为:训练时长,选择的重量,训练组数和每次的次数。动辄三四个小时锻炼不可取,锻炼时间太久也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。相对稳妥时间安排为45分钟至一个半小时左右。为了追求短期效果采用大强度,伴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,同时更会增加受伤的风险(像年轻的我一样)。也不不要一味模仿,照搬健身大咖的训练动作和训练计划,他们都是一步步验证过来最适合自己的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强度,同时不会影响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。
四.可以持之以恒的计划和恒心。
训练不仅包含认为的传统塑型力量训练。也可以是瑜伽,Crossfit,球类,跑步,Hiit,泡沫轴放松,普拉提等等都可称作为训练。最重要是参与到运动中来。先了解基础知识,再加以进阶提高。体会运动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。同时建议养成记录好习惯,可以记录训练了什么动作,训练时长,使用的重量,组数,次数。本次的心得体会等等都可以记录下来。可以看到自己的改变和进步作为参考依照,让自己长期的坚持下去。
五.饮食营养。饮食是个很庞大的内容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,关乎着最终的成效结果。具体如何操作可看书中内容。这里只谈谈自己一个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。摄入饮食大体分为三大类:碳水(也就是主食,淀粉类等)。蔬菜(绿叶青菜等)。蛋白质(肉禽蛋奶大豆等)。食物最好是自己在家做,因为用油用料等都可控也干净卫生。但往往不遂人愿需要在食堂,外卖,外出就餐等不可控的因素饮食环境中就餐,整体饮食不大改变的情况下,你需要做的是平常的饭量摄入量不变。优先吃蔬菜,再吃蛋白质,最后摄入碳水。比例可遵循蔬菜最多,蛋白质其次,碳水量再次之(盖浇饭,或者菜炒咸了等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)。大体遵循这套逻辑可有助于保持身材。
新人可观看书中内容一步一步摆脱新手阶段,体会运动的快乐
大家还有健身疑问,或者想了解详细知识都可留言。我会为大家一一解答。感谢观看。 |
|